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84

合肥高新中加学校 第一届“生”动课堂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积单位的具体而清晰的观念。“1平方 问学生怎样测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厘 米”、“1 平 方 分 米”……实 际 面 积 周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各自拿 的观念是不能只靠印象就能形成的。需 出尺子,用尺子逐段测量这个长方形和 要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面积有真实 正 方 形 各 边 的 长,然 后 采用相 加 的 方 的感受,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寻找、理解 法,很快就求出了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其面积的大小。学生兴趣很高,用尺子 的周长。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情况下,教 在白纸上很快画出了“1平方厘米”面 师及时发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一个圆的模 积的方格,剪下来认真观看、理解它的 型,问学生能否测出其周长。有不少同 大小。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物 学信心百倍,认为能测量圆的周长,他 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 们拿着尺子依照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周 通过对1平方厘米面积的理解,很快就 长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左比右比无 找出了答案。我们手大指甲表面的面积 法测量圆的周长。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 大约是1平方厘米、习字本上的每个方 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强 格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通过 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兴趣很浓厚,教 自身操作、体验,很轻松地从操作实践 师向学生提示办法:用尺子在圆周上滚 中获得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 动一周或用细线围圆周一周,用化曲为 4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数学知识的欲望。 直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逐步掌握了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此时,学生认为自己找到了求圆周长的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 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 现实生活与教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 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学情境以“思”为 核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问 题情境,把思维活动与观察、想象、语 言表达以及实际应用操作结合起来,提 高思维活动的频率,并且拓展了广阔的 四 维 空 间,使 儿 童 更 容 易进入 思 维 状 方法,教师借机用自己的手臂在空中旋 转一周,画一个圆形出来。问学生能求 其周长吗?学生会因具体情境的刺激, 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此时 问学生,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用不同长短的物体在黑板上画出几 个圆形来。学生通过观察:很直观地认 识 到 圆 的 周 长 与 圆 的 半 径(直 径)有 关。 态。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提问,可激 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能强烈刺激学生积 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活动。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 创设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同时也出 现了一些偏差,一些教师在情境创设的 过程中迷失了教学的基本方向,陷入了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 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 84 THE NEW CCSC 2018 情 境 创 设 的 误 区。对 情 境创设 不 分 时 机,一味追求,情境创设不合理,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