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83

小学数学“生活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 | 杜伟 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同学们, 探索之中。如赵海峰老师上《小数的初 在 他 们 站 起 和 坐 下 时,你 们发 现 了 什 步认识》时,创设了去商场购物的生活 么?报哪个数的同学两次都站了起来? 情境,看到物品价格选取学生生活熟悉 生一:我报的是6,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 的一组直接导入,如:练习本定价0.45 3的倍数,所以两次我都站了起来。生 元 二:我报的是12,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 贴0.1元 的倍数,所以我站了两次。师:像6、 生找出哪些是小数,并观察今天所学的 12等这些数都是2和3的公有倍数,可以 小数与以前认识的数有什么不同,通过 简称2和3的公倍数。想一想2和3的公倍 引导对小数的特征及意义有了初步的认 数还有哪些?谁能从这些数中找出一个 识。接着赵老师从“元角分”这些生活 最 大 的?找 出 一 个 最 小 的?生 : 6、 常识入手,建立这些小数的实际价值, 12、18、24、30、36----找不到最大的 如0.45元其实就是4角5分,0.1元就是1 数,最 小 的 是 6 。师 : 同 学 们 说 的 真 角也是1/10元等,让学生在熟悉的商品 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 价格背景中借助直观的图示去体会分数 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很 与小数的内在联系点,从而为后续的利 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 用分数来理解小数做充分的准备。达到 所以,在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问题时, 了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自然链接,学 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 生学得生动,学得精彩。 习有关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这个案例从学生生活中都有的、最 熟悉的报数展开教学,一步一步地引导 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学习 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 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瓶矿泉水1.05元 一本书25.25元 一片创可 ……让学 3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知识的情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简明扼要 地概括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要 求教师在选择数学素材时,力求贴近学 2 创设生 活情境,体 验生活化 数学策 生的生活实际,筛选学生熟悉、典型的 略。 生活素材进入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 在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创设一定的 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 教学中挖掘出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师”。要求教师上课伊始,采用新奇的 课堂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且从中引出数学问 例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 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存在 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在生活 于现实生活中,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 中对面积的用法理解不够,很难建立起 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面 数学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