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69
浅谈创建语文生动课堂方法与实践中的问题 | 朱丽
考问题。而过于严肃、单调、呆板的课 互 相 合 作,从 课 题 的 选 择、工 作 的 分
堂,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 配、实地调查以及报告的最终形成,每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这种状况,要培养 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这样的学习方
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 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 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求知
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精神。
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如:一
年级孩子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以
二、创建“生”动课堂,可能遇见的一
些问题:
他们的认知和所处时代环境根本体会不
到当时毛主席那一代的革命奉献精神,
所以我不说课文思想,让学生先阅读教
材内容,然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提
出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问题、
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同
时他们的问题意识也觉醒了,有的同学
提 出 : 挖 井 人 是 谁?也 有的同 学 提 出
了:为什么要去挖井啊?等等,这些问
题引发了学生开放的思索,许多学生大
胆设想,畅所欲言,将整节课推向了高
潮。
实际教学时在让学生动起来的过程
中,获得了不少成功,但一些问题也随
之而来。如:
1、课时安排与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协调
如何有效活动?在一些教学的处理
上,让 学 生 多 多 活 动,这 固 然 是 件 好
事。但往往原本由教师用传统的讲授方
法能很快讲清的问题,一旦交由学生活
动完成则会多花很多时间,甚至有些学
生还完成不了。这就需要教师对活动的
时间和内容上进行把握。
质 疑 精 神 难 能 可 贵,引 导 互 教 互
2、学生活动“度”的把握
学,学会协作求知也很重要。怎样才能
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呢? 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开展小组 对学生参与性的调动不到位,那么就无
合作学习。如:在讲活动课“口语交际 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反之,则会出现
--我是社会小主人”时,如果让学生独 课堂失控的可能。所以学生的活动应该
自完成调查报告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展开,而不能放
此需要小组共同讨论学习。在教学过程 任自流,这里还要目标明确,加强纪律
中,由学生自由组织,分别选择各自的 管束。
课题,结合课本中的介绍,并利用同学 3、活动内容的选择
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进行调查报告的
撰写。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行动”起
来,事先我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在活
动中,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
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每节课
都需要活动,也并非什么内容都可以用
...(下转18页)
语文篇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