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46
合肥高新中加学校 第一届“生”动课堂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故都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切,这些字太直白了,而“绿”字是那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么形象、传神。我们读了“春凤又绿江
再看《泊船瓜洲》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句“春风又绿江
南岸”,脑海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绿
满江南的图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
诗。
南岸”中的“绿”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语言是形象的,语言的表达方式是
生:可以换成“到”,诗中的“绿”有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通过
到的意思。 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逐
生 :可以换成“过”。春风又一次吹 步形成语感。《故都的秋》开头一段为
过江南大地。 什么不用一句话而用两句话写呢?王安
生:还可换成“吹”“来”
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什
么 不 用“到、来”等 字 而 偏 要 用 个
师:干脆把诗向中的“绿”换成”到”
或者“过”“吹”。
“绿”?如果我们不去巧妙地引导学生
深人思考,不引导学生思辨,不让学生
生:可以啊!换了这些字,诗的意思并 来一番唇枪舌剑,学生怎么能感受到作
没有变啊。 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怎么能领略到语言
生:春风又来到江南了,意思多明白呀! 的美妙呢?
生:王安石是大文学家为什么用“绿” 3、在唇枪舌创中升华认识
字 呢 ? 他 总 有 理 由 的。如 果 用 这 些 字
辩论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
好,那么他为什么偏要用这个?” 经验,凭借自已已有的资料,运用一定
生:你说是什么理由? 的表达方式闸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抓住
生:我觉得的“绿”这个字不但有来到
的意思,还写出了色彩的关系。 让我
们想象到春天又来到了江南,春风吹绿
了 江 南 大 地,诗 人 放 眼 远 望,大 地 回
春,万物复苏,景色是多么迷人啊!
生,我感觉到“绿”字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想象的空间。春风不是一下于就把江
南大地吹绿的,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它
是渐渐地吹绿江南大地的。
对方的破绽予以驳斥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
维活跃,随着辩论的进程,认识也不断
变得清晰深刻起来。《把我的心脏带回
祖国》阅读快结束了,教者安排了一个
质疑的环节,要求学生说说还有什么问
题。
生:读了课文,我总觉得肖邦并不是一
个爱国的人,因为他在自己的祖国遭受
沙俄入侵的情况下,不是勇敢地奔赴战
师:是 啊,尽 管“到、来、吹、过.... 场与敌人战斗,赶走侵略者,而是选择
这些字也可以用,但是没有“绿”字贴 离开自己的国家,这能说是爱国吗?
46
THE NEW CCSC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