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24
合肥高新中加学校 第一届“生”动课堂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生动笔在文中标记]
语文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要提高学
[生一直认为王之涣会继续努力,但是
对于原因争论不休]
生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理解能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王之
力。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不仅要给 涣写诗时心中的想法。
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诵,还要让学生适
当的静下来,让学生在静中去发现自己
的不足,在静中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
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的同时,我们还
要 用 动 的 来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小 组 讨
[生反复反复读诗,最终体会到,“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明了作者
的想法。并提出,“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是用来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论、互相请教、小组赛读、打节拍读,
这是一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诗,
都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
如果让学生自己理解可能只会停留在字
4.3
以静制动,无声胜有声
面意思,很难深层解读。教师通过故事
热闹的课堂能让人直觉地感受到学 的形式将诗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这样可
生思维的火花在喷射,在碰撞,但就在 以帮助学生解读诗意。学生在讨论无果
学生的意见、观点不能统一时,教师可 时 也 可 以 试 着 自 己 反 复读 诗,帮 助 理
以巧妙、适时地让课堂静下来。此时教 解,以静制动。
室虽然是安静的,但是你可以感觉到,
4.3以动破静,激发兴趣。
教室里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思考的暗流,
对 凝 练 的 书 面 语 言 进 行 阅 读、感
它将激发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求知,开
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悟、比较,能更清晰地表现学生整理情
绪、理 解 感 悟 的 过 程。最 平 时 的 教 学
课例三:《登鹳雀楼》部编版小学二年
级 上 册。这 是 一 首 比 较 容 易理 解 得 古
诗,但诗的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
上一层楼。”却有深意。这里就可以通
过讨论理解诗意。
中,教师出于操作简便教学设计往往出
粗线条不愿细化,多采用师生问答的教
学形式。殊不知很多问题就出现在问答
式里,这些学生的回答人云亦云,似是
而非,对问题的认识究竟停留在哪个层
师:同学们,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 次上,,学生本人和听者,都不是很清
事。话 说 王 之 涣 很 年 轻 的 时候 就 做 官 楚,更谈不上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了。
了,可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被人陷害。
此 时 的 他 今 后 会 怎 么 做 呢?有 两 个 选
课 例 四 :《赠 汪 伦》(人 教 版 二 年 级
上)
择:一是从此过平凡的一生;二是更加
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你觉得他会如
何选择呢?从诗中找出理由。
“千尺深的桃花潭水”和“李白与
汪伦的友情”比起来怎样呢?清仔细读
一读,想一想,你认为哪种说法是诗仙
24
THE NEW CCSC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