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Drive | Page 32
28.2 令长尤宜得才, 乃急于台省之官也. 用之不得其人, 其故无他也, 在乎至公之情不行, 而任私
之意不违也. 或父兄贵重, 而子弟以闻望见选;或高人属托, 而凡品以无能见叙;或是所宿念, 或亲
戚匪他, 知其不可而能用此等. 亦时有快者, 不为尽无所中也. 要于不精者率多矣. 其能自效立,
勉修清约, 夙夜在公, 以求众誉, 惧风绩之不美, 耻知己之谬举, 鲜矣! 庸猥之徒, 器小志近, 冒于
货贿, 唯富是图, 肆情恣欲, 无止无足. 在所司官, 知其有足, 赖主人举劾弹纠, 终于当解, 虑其结
怨, 反见中伤, 不敢犯触, 而恣其贪残矣. 如此, 黎庶亦安得不困毒而离判! 离判者众, 则不得屯聚
而为群盗矣.
28.3 夫百寻之室, 焚于分寸之飚;千丈之陂, 溃于一蚁之穴. 何可不深防乎! 何可不改张乎! 而秉
斤两者, 或舍铨衡而任情;掌柯斧者, 或曲绳墨于附己. 选之者既不为官择人, 而求之者又不自谓
不任, 于是莅政而政荒, 牧民而民散, 或有秽浊骄奢而困百姓者矣, 或有苛虐酷烈而多怨判者矣,
或有暗塞退愦而庶事乱者矣, 或有潦倒疏缓而致驰坏者矣, 或有好兴不急而疲人力者矣, 或有藏
养逋逃而行凌暴者矣, 或有不晓法令而受欺弄者矣, 或有以音声酒色而致荒湎者矣, 或有围棋樗
蒲而废政务者矣, 或有田猎游饮而忘庶事者矣, 或有不省辞讼而刑狱乱者矣. 百姓不堪, 起为寇
贼, 衅咎发闻, 寘于丛棘, 亏君上之明, 益刑书之烦, 而民之荼毒, 亦已深矣!
28.4 夫用非其人, 譬犹被木马以繁缨, 何由骋迹于追风? 以壤龙当云雨, 安能耀景于天衢哉? 若
秉国之钧, 出纳王命者, 审良药之顾眄, 不令跛蹇厕骐騄, 冒昧苟得, 暗于自量者, 虑中道之颠踬,
不以驽薾服鸾衡, 则何患庶绩之不康, 何忧四凶之不退, 三皇岂足四, 五帝难六哉!
接疏卷第二十九
29.1 抱朴子曰:以英逸而遭大明, 则桑荫未移, 而金兰之协已固矣;以长才而遇深识, 则不待历试,
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飘乎犹起鸿之乘劲风, 翩乎若胜鳞之蹑惊云也. 若以沉抑而可忽乎, 则姜公
不用于周矣;若以疏贱而可距乎, 则毛生不贵乎赵矣;若积素行乃托政, 则宁戚不显于齐矣;若贵宿
名而委任, 则陈韩不录于汉矣. 明者举大略细, 不忮不求, 故能取威定功, 成天平地, 岂肯称薪而
爨, 数粒乃炊, 并瑕弃譬, 披毛索厌黑哉!
钧世卷第三十
30.1 或曰:“古之着书者, 才大思深, 故其文隐而难晓;今人意浅力近, 故露而易见. 以此易见, 比彼
难晓, 犹沟浍之方江河, 虫岂垤之并嵩岱矣. 故水不发山昆山, 则不能扬洪流以东渐;书不出英俊,
则不能备致远之弘韵焉.”
30.2 抱朴子答曰:“夫论管穴者, 不可问以九陔之无外;习拘阂者, 不可督以拔萃之独见. 盖往古之
士, 匪鬼匪神, 其形器虽冶铄于畴曩, 然其精神, 布在乎方策. 情见乎辞, 指归可得. 且古书之多
隐, 未必昔人故欲难晓, 或世异语变, 或方言不同, 经荒历乱, 埋藏积久, 简编朽绝, 亡失者多, 或
杂续残缺, 或脱去章句, 是以难知, 似若至深耳. 且夫《尚书》者, 政事之集也, 然未若近代之优
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 华彩之辞也, 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
《三都》之汪濊博富也. 然则古之子书, 能胜今之作者, 何也? 然守株之徒, 喽喽所玩, 有耳无目,
何肯谓尔. 其于古人所作为神, 今世所着为浅, 贵远贱近, 有自来矣.
30.3 “故新剑以诈刻加价, 弊方以伪题见宝也. 是以古书虽质朴, 而俗儒谓之堕于天也;今文虽金
玉, 而常人同之于瓦砾也. 古书者虽多, 未必尽美, 要当以为学者之山渊, 使属笔者, 得辨伐渔猎
其中. 然而譬如东瓯之木, 长洲之林, 梓豫虽多, 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 华屋之弘丽也;云梦之
泽, 孟诸之薮, 鱼肉之(有脱文)虽饶, 而未可谓之为煎火*敖之盛膳, 渝狄之嘉味也. 今诗与古诗,
俱有义理, 而盈于差美.
30.4 方之于士, 并有德行, 而一人偏长艺文, 不可谓一例也;比之于女, 俱体国色, 而一人独闲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