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Drive | Page 30
浴, 仲由临命而结缨, 恭容暂废, 惰慢已及, 安上治民, 非此莫以.
26.2 盖人之有礼, 犹鱼之有水矣. 鱼之失水, 虽暂假息, 然枯糜可必待也. 人之弃礼, 虽犹面见然,
而祸败之阶也. 鲁秉周礼, 暴兵不加, 魏式干木, 锐冠旋旆. 大楚带甲百万, 而有振槁之月色;强秦
肴函袭崄, 而无折柳之固. 岂非弃三本而丧根柢之攸召哉! 矧乎安逸触情, 丧乱日久, 风秃页教沮,
抑断之仪废, 简脱之俗成, 近人值政化之蚩役, 庸民遭道网之绝紊, 犹网鱼之去水罟, 围兽之出陆
罗也.
26.3 丧乱以来, 事物屡变, 冠履衣服, 袖袂财制, 日月改易, 无复一定. 乍长乍短, 一广一狭, 忽高
忽卑, 或粗或细, 所饰无常, 以同为快. 其好事者, 朝夕放效, 所谓“京辇贵大眉, 远方皆半额”也.
26.4 余实凡夫, 拙于随俗, 其服物变不胜, 故不变, 无所损者, 余未曾易也. 虽见指笑, 余亦不理
也. 岂苟欲违众哉, 诚以为不急耳. 上国众事, 所以胜江表者多, 然亦有可否者, 君子行礼, 不求变
俗, 谓违本邦之他国, 不改其桑梓之法也. 况其在于父母之乡, 亦何为当事弃旧而强更学乎! 吴之
善书, 则有皇象刘纂岑伯然朱季平, 皆一代之绝手, 如中州有锺元常胡孔明张芝索靖, 各一邦之
妙, 并用古体, 俱足周事.
26.5 余谓废已习之法, 更勤苦以学中国之书, 尚可不须也, 况于乃有转易其声音, 以效北语, 既不
能便良, 似可耻可笑, 所谓不得邯郸之步, 而有匍匐之嗤者. 此犹其小者耳, 乃有遭丧者, 而学中
国哭者, 令忽然无复念之情. 昔锺仪庄舃, 不忘本声, 古人韪之.
26.6 孔子云:丧亲者, 若婴儿之失母. 其号岂常声之有! 宁令哀有余而礼不足, 哭以泄哀, 妍拙何
在? 而乃治饰其音, 非痛切之谓也. 又闻贵人在大哀, 或有疾病, 服石散以数食宣药势, 以饮酒为
性命, 疾患危笃, 不堪风冷, 帏帐茵褥, 任其所安, 于是凡琐小人之有财力者, 了不复居于丧位, 常
在别房, 高床重褥, 美食大饮, 或与密客, 引满投空, 至于沉醉. 曰:‘此京洛之法也.” 不亦惜哉!
26.7 余之乡里, 先德君子, 其居重难, 或并在衰老, 于礼唯应衰麻在身, 不成丧致毁者, 皆过哀啜
粥, 口不经甘. 时人虽不肖者, 莫不企及自勉, 而今人乃自取如此, 何其相去之辽缅乎! 又凡人不
解, 呼谓中国之人居丧者多皆奢溢, 殊不然也. 吾闻晋之宣景文武四帝, 居亲丧皆毁瘠逾制, 又不
用王氏二十五月之礼, 皆行七月服, 于时天下之在重哀者, 咸以四帝为法, 世人何独不闻此, 而虚
诬高人, 不亦惑乎!
刺骄卷第二十七
27.1 抱朴子曰:生乎世贵之门, 居乎热烈之势, 率多不与骄期而骄自来矣. 非夫超群之器, 不辩于
免盈溢之过也. 盖劳谦虚己, 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 则去之者多;附之者众, 则安之徽也;去之者
多, 则危之诊也.
27.2 存亡之机, 于是乎在. 轻而为之, 不亦蔽哉! 亦有出自卑碎, 由微而着, 徒以翕肩敛迹, 偓伊侧
立, 低眉屈膝, 奉附权豪, 因缘运会, 超越不次, 毛成翼长, 蝉蜕泉壤, 便自轩昂, 目不步足, 器满意
得, 视人犹芥. 或曲晏密集, 管弦嘈杂, 后宾填门, 不复接引. 或于同造之中, 偏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