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睿者先行》第5卷 5卷本《睿者先行》第5卷 | Page 162

他后来身系牢狱,蒋介石几度向他示好,他都冷冷地拒绝。 表面的理由是蒋介石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彼此信仰不 同,但骨子里乃是一个文化领袖对青红帮出身的政治枭雄的蔑视 以及“道不同、不相与谋”的不予认同。 陈独秀后来出狱后,曾有人为他和延安之间频频传话,但陈 独秀拒绝去延安,更拒绝以毛泽东要求的那种写检讨的方式去重 新入伙。 人们尽可以为陈独秀对这三个人的不认同找出种种理由,但 其原因归根结底乃是在于,陈独秀不管早年如何激进,但他在文 化取向上却与曾国藩们相近,与洪秀全们天然相克。 当然,历史的荒唐又在于,不管毛泽东如何给中共灌输他的 现代暴力话语和现代帝王话语,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环, 却又被他牢牢地套在他的“山党”头上,从而使“五四”新文化 运动作为一种深厚的历史资源,始终为他所占有。 这是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最后到手江山的一个决定性的 文化历史原因。 脱胎于“五四”运动的中共,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五四” 的象征性带到哪里。 当年许多热血青年的投奔延安,与其说是投奔毛泽东,投奔 共产党,不如说是投奔他们心目中神明般的“五四”文化。 可以说,当时热血青年们的投奔延安,其中没有几个人是读 了毛泽东写的文章,大多是读了“五四”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诸 如鲁迅、郭沫若的,乃至于巴金、老舍的。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