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4卷 5卷本《灵铱》第4卷 | Page 58

了解地方改革究竟发生了什么,人民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除了提升法官独立人格和司法公正之外,司法职业化改革还 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塑造整个民族的理性。 法院首先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当然,其他地方也要讲理,议会辩论也是一种说理,但是法 官的说理最为透彻。 学富五车的法官们在判决书中洋洋洒洒、指点江山,深入分 析社会和法律问题,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好的说理样本。 它向全社会展示,说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解决社会 问题不是靠权力或凭关系,而是靠法律所体现的理性。 如此,则公民才会信仰法律。 中国现在的司法判决基本上就是“八股文”,分析说理占的比 重很小。有的判决也不短,但是 90%以上都是陈述事实,最后扣 上法条,就得出结论了。这样的判决既不能让人们信服,更不能 培养老百姓的说理习惯。 如果连法官都不讲理,说理在中国社会压根儿就没用,老百 姓也就不会讲理、只会上访,因为他们知道上访比法院更有用。 即便诉讼已经二审终审,只要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就照样去闹。 中国社会之所以不讲理、 “认死理”的“愤青”比较多,除了 体制不公正和舆论扭曲之外,和我们长期没有一个正常的说理环 境很有关系。 如果司法职业化改革能够从提高法官的说理能力做起,可以 引导整个中国走向一个更加理性的社会。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