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1卷 5卷本《灵铱》第1卷 | Page 163

今天批评和质疑民主的人(指的是真诚的批评者)常常指向 它的治理效率,民主国家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制度化的失败,新 生民主国家未能短期内建立有效的治理体系而出现的混乱也归咎 于民主的失效,而李光耀在新加坡进行的严厉的家长式管治,建 成了廉洁高效的政府,促成了经济快速发展,被当作成功的典范。 专制治理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效率,与民主国家软弱的管理和 经济表现欠佳似乎形成了对比,专制显示出了自己在治理上的优 势。 在赞美威权主义的人眼里,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权威和精英管 理,威权统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这样,政治就被缩小到治理的层面,政治议题也就变成了管 理的效率问题,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无关了,于是政 治的目标就是建立有效率的治理体系。 人们忽视政治本质的第二个原因是把政治权力与国家权力、 政治与国家学说混在一起。 就像政治与治理的关系一样,政治包含对社会的治理,但它 们绝不等同,国家权力也包含了政治权力,但两者也不相同。 国家权力和政治权力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国家行政管理当 局一般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行使国家主权,代表国家和其他国 家交往。 在 16、17 世纪的国家学说中,国家主权是绝对的、永恒的 权力,它不承认有任何更高的统治者。从此引申出来的国家观念 是,国家才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