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中加学校小学部论文集2018 论文集_封面_内页_163mm_239mm_初稿 | Page 49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 王晓月
一 位 老 师 执 教 苏 教 版《碧 螺 春》 识交流课,一节艺术欣赏课,学生在交
时,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了文章精美的 流采访中,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一
语言后.组织学生交流有关茶叶的知识 个同学在采访日记中写道:“在李师傅
和故事,同学们一时兴趣盎然,一个学 (茶商)的指导下,我 也切了 一杯龙井
生在发言时情不自禁地说:“如果能喝 茶...端起纸杯,顿时-一股龙井特有的
上-杯碧螺春茶,那简直是人生的一种享 浓香钻人我的鼻孔。我用嘴吹了吹,轻
受。”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教师的灵感。 轻地抿了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
于是,师生共同商定,请位茶商或茶农 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连牙齿上都弥漫
来教室接受现场采访。师生双方为了使 着那淡淡的幽香。我又喝了一口,久久
采访活动得以成力,想方设法,制定了 不愿咽下去,慢慢地享受着那茶水的清
详尽的计划,做好了充分准备。 香”
①是自主搜集。 让学生根据资料搜集 4、在口语交际中流淌真情。
表,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找,了解茶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日常
叶的品种、颜色、形状、产地、茶色与 口语交际的能力,在交际中学会倾听,
茶味以及有关茶叶的各种传说,了解如 学会表达与交流。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
何辨别茶叶的优劣、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闻闻乐见的采访形式,让学生以记者的
过程、茶叶的功效等等。 身份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去,.激发
②是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选择几种茶 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致。
叶细心观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态等, 采取上述两种方法,真正起到生生
沏茶后再仔细观察、品尝, 比较各种 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缩小学
茶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经验与课文内容的差距。让学生通过
③ 是 提 出 问 题。在 比 较 全 面地 了 解 资 对课文语言的重组,转换成带有鲜明个
料,对茶进行比较深人的探究以后,让学 性特征和情感特点的新的言语作品,能
生对自己的困惑进行梳理,准备采访中 深化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
要提出的问题。 对语言情感的感悟,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采访的过程中,茶商(茶农)的介
绍和示范,让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茶
叶的专业知识,懂得了更多的沏茶方
法....当 然,同 学 们 的 发 言 也 十 分 精
彩,一个个也似乎变成了有关茶叶的专
家,说起来滔滔不绝,有的介绍茶的专
业知识,有的畅谈实践中的感受,一节
语文课完全变成了一节品茶果,一节知
参考文献:
1.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9年版,第383页
3.教学案例来自于百度
语文篇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