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Drive | Page 2
都尉, 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之后,洪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
书’了不论战功。︒”但因“正遇上国⼤大乱(指“八王之乱”——引者注),北道不通, ⽽而陈敏又反
于江东,归涂隔塞”。︒在此去留两难之际 ,恰逢其故友稀含为广州刺史,表请他为参军,并担
任先遣。︒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乱于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为 其仇⼈人郭励所杀,于是滞
留广州多年。︒深感“荣位势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 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
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 百端,忧惧兢战,不可胜⾔言,不⾜足为
矣”。︒乃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 修习玄静。︒遂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
靓器重 .
建兴四年(316),还归桑梓。︒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邑。︒咸和
(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 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
⼤大著作,洪皆固辞不就。︒及闻 交趾产丹砂,求为句[2]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南⾏行至广州,为
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卒于东晋兴宁元年
(363),享年81岁。︒或云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享年61岁。︒
⼈人物评价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
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
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他对⽂文章及美学的论述就散布其中,虽然比较
零散,但其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
⼀一、︑⽂文章微妙,德⾏行为粗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文学及⽂文章的地位是低下的。︒在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精神影响下,与
政治有关的王道治术被放在优先的地位,⽂文章只是雕⾍虫⼩小技,微末之道。︒在道德优先的儒家伦
理主义思想影响下,德⾏行为本,⽂文学为末,⽴立德重于⽴立⾔言。︒在⽂文质关系中,不论是儒家还是道
家,都坚持朴素的本质优先论,⽂文饰不可先于本质。︒在道学与⽂文学关系中,⽂文以载道是普遍的
意识,⾔言以尽意,⽂文以载道,⽂文章只是⼯工具⽽而已,道学才是⽬目的。︒这种传统观念至今还是⼀一种
主导意识,包括许多⽂文⼈人都⾃自觉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