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睿者先行》第5卷 5卷本《睿者先行》第5卷 | Page 151

有差异,但有几个显著的共同点:1,胸怀不宽,缺少容人之量; 2,轻率,说话、办事欠深思熟虑;3,权欲、领袖欲很强;4, 民主素养不足,不时显露专制、不择手段的习性。” 中国政治领袖的帝王情结,可能是中国历史一而再、再而三 地陷入循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晚近历史上,除了曾国藩之 外,几乎所有政治领袖都怀有这样的帝王情结。 即便是康有为,也大有一种做不成帝王也要做一把帝师的劲 头,或者说,得不到权力,也得抓一把话语权力。 当年曾国藩平定洪秀全作乱之后,不少人纷纷劝他北上一举 推翻满清王朝做皇帝。 但曾国藩最后不仅拒绝北上,而且解散湘军。 这样的举动为中国从战乱暴乱的历史黑暗转向和平改良时 代,从铁板一块的中央集权转向相对独立运作的、既松散却活跃 的地方分权,然后为推动此后整个中国社会经由历史上的东南自 保、转入联省自治的历史进程,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与孙中山和毛泽东不同,曾国藩看重的是如何治理一个国 家,而不是如何到手一个江山。 不管孙中山表面上如何作出军政宪政之类的许诺,但他骨子 里既不喜欢民主制,也不喜欢联邦制。 他在最没有条件最不应该发动统一战争的历史环境里,硬是 依仗着苏联的支持,建立军校,招兵买马,由此将整个社会精英 的心理重心从北京大学那样的文化重镇转移到了突然崛起于南 方的黄埔军校,以致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人都穿起了军装。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