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睿者先行》第4卷 5卷本《睿者先行》第4卷 | Page 133

是学术圈里名不见经传的边缘人物,有的根本算不上“学者”,表 明官方已找不到象样的学者为之捉刀。 更重要的是,反宪政文章引起的社会反应几乎是清一色的批 判和讥讽,可见此种言论之不得人心到了何种程度! 在官方对民间发动的这场“舆论斗争”中,胜负早已不判自 明。除了官媒的自说自话和极少数官员的被动表态之外,如今还 有谁在公开支持这股反宪政逆流? 事实上,官媒对宪政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不仅没有镇住局 面,反而得罪了大批体制内学者,让体制内的“社宪派”、体制外 的“自由派”等原本不同立场的派别结成了广泛的护宪联盟。 在这种生态下,任何学者公然站出来反宪政都是一种职业 “自杀”;这么做也许马上就能得到“封赏”,却彻底毁了自己在 圈子里的声名。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哪次精英联合抵制、社会普遍反感的“舆 论斗争”成功过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格局是 60 余年来从未有过的。 在全民洗脑和精英反思阶段,执政者或因自身强势,或因顺 应民心,都牢牢掌控着舆论主导权,官民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舆 论斗争”或哪怕是实质性的对话。 在毛时代,显然一切都由他一人说了算,任何公然唱反调者 都不会有好下场。 有的学者对 1954 年宪法的上亿人“大讨论”津津乐道,其实 那个年代哪有什么“讨论”?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