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4卷 5卷本《灵铱》第4卷 | Page 121
如果薄熙来的奢靡私人生活被揭露,如果他在重庆所作所为
的实质被起底,如果他纵容或指使下的公检系统的种种骇人听闻
的胡作非为被报道出来,如果重庆人民看到自己为“唱红”付出
了多少成本,包括人格的自我愚弄,如果他们看到“黑打”至多
只能维持一时的表面平安,而代价是法治体系的彻底崩坏,如果
他们开始理解那种杀鸡取卵的“劫富济贫”会造成企业家的“集
体逃离”,所谓的“重庆模式”是靠了中央“输血”才维持下来,
而代价是让自己长年负债,更重要的是,如果重庆市民知道,一
个真正由他们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可以用小得多的成本为他们做
更多的事情,还没有破坏法治、践踏人权的后遗症……他们一开
始就不会选择薄熙来和他的“重庆模式”。
但是就在这里,极权式宣传体制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而薄熙来不愧是新闻专业出身,把这个行当的技术运用得炉火纯
青,让自己的超级演技迷倒了大片观众,以至“世纪审判”一槌
定音都未能将他们敲醒。
审判薄熙来,不等于清算“重庆模式”。
“文革”结束后,官方还曾有过一段不彻底不深刻的反思;
薄熙来倒台一年,当局却从未对“重庆模式”进行过任何反思乃
至讨论,似乎都在心照不宣地“既往不咎”向前看。
“文革”造成的巨大灾难有目共睹,但“重庆模式”是在其
恶性发作之前就被击溃,加上大部分恶果至今都被捂着盖子,因
而许多人看不到它的危害。
薄熙来审判对其在重庆的倒行逆施不置一词,而社会似乎也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