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2卷 5卷本《灵铱》第2卷 | Page 96

有关认识自身的价值观,则是好与坏的问题,是好与坏、自由与 奴役的对立。 奴役的力量是人类原始的野性的力量,是自我否定的力量; 反抗和摆脱奴役,实现自由,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人类一 贯努力的目标。 好制度和坏制度泾渭分明,一目了然:以奴役为目的的制度 是坏制度,以自由为目的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自由是以个人的名义,伸张个人权利;奴役却是以国家的名 义,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专制制度的改变是从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奴役处境和关心个 人权利开始的,个人权利的觉醒使他们不再愿意把命运交付那些 代表国家但毫不约束个人私欲的人,而是决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 运;其主要方法,一是获取选票,一是限制权力。 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制度,制度也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君臣观念,天下一统的观念,替天行道的观念,升官发财的 观念,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面貌。 法治观念,财产权观念,个人权利观念,把自由和责任结合 起来的观念,则塑造了另外一些社会的面貌。 上述观念在不同的社会里分别都占据着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君臣观是出于对既有秩序的维护,代表官方立场;替天行道 观是肯定对既有秩序的反抗和颠覆,代表民间立场;截然对立的 观念都获得了正统地位,秩序的维护或颠覆,最后都交付武力来 决定;但在自由观念产生以前,自由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