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2卷 5卷本《灵铱》第2卷 | Page 90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发展和进步是一个物质过程,即生产力 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主导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状况不但必须 适应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状况。 今天政治分析家们也流行依据一个社会的经济收入水平判断 其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上述物质史观的演变。 它断言,当人均收入和中产阶级人数达到一定量时,民主制 度产生的条件就已成熟,民主就会像瓜熟蒂落那样降临。 但事实没有给出这样的答案,虽然民主政体很多是在经济发 达或者经济发展表现良好的地区建立起来的,但也有许许多多例 外,当今民主国家有不少是发展中国家。 如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那种明确的作 用和反作用关系,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就 不会毫无例外地都是在专制落后的社会里出现,而在其“先进的”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促进下,也应该比在发展阶段上低于它的资本 主义社会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先进的经济,而不是相反。 决定国家命运的真实力量不是生产力,而是观念,不是物质 力量,而是精神力量。 苏联的物质力量一度强大到称霸半个地球,但在昙花一现之 后,超级大国就寿终正寝,同蒙古人曾经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横 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一样,是人类最短命的世界强国。 它们都是精神贫瘠空虚的国家,都是建立在沙漠上的帝国。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争论的源头,也是这种 争论无休无止的原因。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