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 我不能不提及华盛顿 。 他是节制权力的光辉典范, 他 既有苏格拉底的伟大智慧, 即认识到自己智慧有限, 又有苏格拉 底没有的获得掌管国家权力的机会, 伟大智慧和罕有机会的结合 成就了他不朽的事业和声名 。
当他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之一参加费城制宪会议并担任会议 主席时, 他是所有代表中发言最少的, 他几乎没有就宪法问题发 表自己的见解, 他只是默默地坐在主席位子上倾听其他代表的发 言 。 制宪会议的灵魂人物则是以富于洞见著称 、 最年轻的 36 岁 的代表麦迪逊 。 麦迪逊被后世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
的确, 美国国父从不以见解见长, 他坦言自己“ 天资平平, 又缺乏行政管理经验”。 他有高度的自我节制精神, 他的伟大很 大一部分来自其自我节制 。
他从未想过做美国人民的全知全能的伟大领袖, 但他用无言 之言( 行动) 对世界历史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同样, 他对美 国宪法的贡献也是无言之言, 他不在前台发表高瞻远瞩的指导意 见, 相反, 他退出“ 一线”, 他只是在场 。 但他的在场就对宪法 产生并最终获得通过具有决定性意义 。
华盛顿往往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 退出” 和“ 不作为” 的 选择, 就连他告别政治舞台都是波澜不惊, 生怕打扰了美国 。 在 辞去总统之职的文稿发表 、 美国民众知道他离开时, 华盛顿已乘 坐马车疾驰在去南方老家的路上 。 他是“ 绝圣弃智” 的最佳现实 版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