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商报》20141212 | Page 55
美华商报
美华连载
2014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五)
B23
1620 年 7 月, 佳速”
“
载着教徒们离开
了他们居住了快 12 年的莱顿驶向英国的
南安普顿
(Southampton)
。在那里,
他们与
“五月花”
和其他的殖民者会合, 8 月 15
于
日扬帆出海,
往北美进发。
可是, “佳速”
那艘
的表现实在是不
佳,
刚驶出没多久就开始漏水。两艘船停
靠达特茅斯港
(Dartmouth) 检查并修好了
,
“佳速”
后继续航行。没想到, 佳速”
“
再次
漏水,
他们只好在普利茅斯停了下来。明
摆着, 佳速”
“
靠不住,
谁也不敢坐着它横
穿大西洋,
只能让
“五月花”
单干了。当时
两艘船共有 121 名乘客,
最后选了 102 人
乘
“五月花”
前往北美,
其中一半是从莱顿
来的
“分裂派”
教徒,
另一半是由伦敦公司
组织的殖民者。每个家庭在船舱中分到
一个仅够容身的空间。事后才知道,
大家
都被忽悠了。那艘
“佳速”
其实什么毛病
都没有,
是某些船员故意让它漏水的,
这
样他们就可以自动解除合同,
不必到北美
受苦了。
1620 年 9 月 16 日, 五月花”
“
号离开英
国普利茅斯港,
驶向北美。从这时起,
我
们可以把
“分裂派”
改称为
“清教徒” 这
了,
是他们给自己的定义。多年来,
他们坚持
自己的信仰,
离乡背井,
历尽艰辛。此时,
他们怀着对宗教自由的追求,
再次踏上茫
茫的寻梦之旅。今天, 五月花”
“
就是人们
心中奔向新生活的单程票, 清教徒”
“
的故
事也融入了美国的主流文化。美国人对
自由的无比热爱和对冒险的极大热情,
都
可以从当年的
“清教徒”
身上找到根源。
“五月花”
的航行开始还算一帆风顺,
但驶出一多半时,
遭遇了风暴,
把船上的
一条横杆吹断了,
还把一个船员掀入大
海。他死命抓住船上一根绳子,
才幸免于
难。很多人建议返回英国,
但后来人们还
是用带来的工具把船修好了,
继续前行。
风暴使船只改变了航向。本来,
按照与英
国政府的约定,
他们打算在哈德逊河口
(Hudson River)
登岸,
也就是现在的纽约市
附近。但强劲的风力却把船吹向更靠北
的今马萨诸塞州地区。在漫长的旅途中,
一名乘客和一名船员死于疾病,
一个婴儿
在海上诞生。
1620 年 11 月 21 日, 五月花”
“
终于看
到了陆地。乘客们知道,
他们即将登岸的
庄,
还有些玉米、
干草垛等等。这帮人见
什么拿什么,
还扒了人家印第安人的一个
坟,
把里面有用的东西统统收走。
乘客们还没来得及在岸上建好房屋,
严酷的冬天就来临了。随着冬天一起来
的是传染病。12 月,
大多数人都病倒了,
最严重时只有六七个人还能勉强照顾大
家的饮食。在短短 3 个月中,
乘客中的 27
个男人、 个妇女、 10 个孩子被疾病夺
13
和
去了生命, 到 30 个船员中也有一半丧
25
tic) 制定和实行有利于殖民地公众 生。又一个婴儿出生在
,
“五月花” 给这
上,
利益的、
公正与平等的法律,
法规, 个令人绝望的冬天带来一线生机。新大
条例,
规章,
及管理制度。
陆的生活在令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中翻开
三,
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执行上 第一页,
自由再次向人们索取了高昂的代
述法规与制度。
价。
《
“五月花”
号公约》
是在没有人
整个冬天,
乘客们白天盖房子,
勘查
指导、
没有人强制的情况下根据
“多 地形,
晚上回
“五月花”
休息。直到 1621 年
数”
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
由此产生 3 月,
岸上的房屋才基本上建好。3 月 31
了一种叫
“自治”
的社会管理体制, 日, 个幸存者离开了这艘一直充当他们
53
用
“自律”
来保证
“自由”
的权利, “避难所”
为
的货船。1621 年 4 月 15 日, 五
“
后来的其他北美英属殖民地提供了 月花”
号启程返回英国,
它渐渐远去的背
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
《
“五月花” 影 带 走 了 人 们 对 旧 大 陆 的 最 后 一 丝 留
号公约》
的精神被写进
《美国宪法》 恋。不久,
,
约翰·卡沃去世,
威廉·布莱德
也流进美国人的血液里。在这种 福当选为殖民地总督。
“自由” “自治”
与
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中,
虽然捱过了第一个冬天, 清教徒”
“
们
“美式”
民主与法治开始悄悄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