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生報 2018年九月號 九月號 | Page 5
今年 5 月,有媒體指教育局內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疑把中學通識教育科的評級
改為只有「及格」和「不及格」,甚至剔出必修範圍。有人藉機指責通識科「政治化」、
有礙學生升學等等。然而,最後證明傳聞並非真相,可算告一段落。通識科的爭議並
非第一次發生,幸而都「大步檻過」。科目強調的批判性思考 [1]、多角度思考及議
題探究學習,令課堂的教學包含不少社會議題,惹來過於「政治化」的批評。然而,
有些教師身處教育現場,反駁指通識科是令學生思考社會的平台,培養公民的品質。
爭議又一次平息之後,我們要認清的事實是,通識科的目標一直都在應試文化的氛圍
下被掩蓋。
//應試如何成為文化
在教育改革「終身學習」、「學會學習」的號召下,通識科成為了高中必修科。可是
通識科的目標和教學實踐是否接軌,依然成疑。參閱 2016 年 2 月發表,由趙永佳教授
領銜的一份研究報告,當中涉獵到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探討學生對通識科的看法。在
2896 份問卷中,68.0% 學生喜歡通識科的學習方式,67.8% 喜歡通識科的課程內容。
而被問到通識科的評核方式,卻只有 36.7% 學生喜歡。考核方式與課程目標能否達成,
兩者關係密切。從報告的訪談部分可見,有學生回饋通識科是「滿足老師要求和評卷標
準」、「很多時間只是被訓練背一堆『標準答案』」、「只是另一個填鴨科目」等等 [2]。
以上的資料,反映了通識科的考試設計似乎不能考核學生所學。在升學主義當道的香港
社會,教師與學生難免傾向於著重考試技巧,將成績視作升學的工具。例如對應著不同
題型要有不同的答題方法(「政經社文環」、「三正一反」)、寫好主題句、小總結等
等的考試操作訓練,都使學生為了能穩妥地獲取分數,傾向以單一的套路答題,窒礙其
進一步批判思考的空間。
教育專題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