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Drive | Page 38
丰狐召灾于美皮. 今吾子督余以诲盗之业, 敦余以召贼之策, 进鸩酒以献酬, 慧养寿之忠益. 夫士
以三坟为金玉, 五典为琴筝, 讲肄为锺鼓, 百家为笙簧, 使味道者以辞饱, 酣德者以义醒, 超流俗
以高蹈, 轶亿代以扬声, 方长驱以独往, 何货贿之秽情. 夫藏多者亡厚, 好谦者忌盈, 含夜光者速
剖, 循覆车者必倾, 过载者沉其舟, 欲胜者杀其生. 盖下士所用心, 上德所未营也.” 于是问者荡然
自失, 请备门生之末编, 永宝长生之良方焉.
仁明卷第三十七
37.1 抱朴子曰:门人共论仁明之先后, 各据所见, 乃以谘余. 余告之曰:“三光华象者干也, 厚载无
穷者坤也, 干有仁而兼明, 坤有仁而无明. 卑高之数, 不以邈乎! 夫唯圣人, 与天合德. 故唐尧以钦
明冠典, 仲尼以明义首篇. 明明在上, 元首之尊称也. 明哲保身, 大雅之绝踪也. 虫口月飞蠕动, 亦
能有仁. 故其意爱弘于长育, 哀伤着于啁噍. 然赴坑阱而无猜, 入罻罗而不觉. 有仁无明, 故并趋
祸而攸失炽, 潜景以易咀生, 结栋宇以免巢穴, 选禾稼以代毒烈, 制衣裳以改裸饰. 后舟楫以济不
通, 服牛马以息负步, 序等威以镇祸乱, 造器械以戒不虞, 创书契以治百官, 制礼律以肃风教, 皆
大明之所为, 非偏人之所能辩也.
37.2 “夫心不违仁而明不经国, 危亡之祸, 无以杜遏, 亦可知矣. 夫料盛衰于未兆, 探机事于无形,
指倚伏于理外, 距浸润于根生者, 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