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 Chinese Human albumin handbook | Page 6

表 1 .
白蛋白的功能 、 生物学特征以及对应的临床应用 ( 基于 Rozga 等研究
1
)
低血容量或低胶体渗透压的重症患者 。 一些研究尚未 发现白蛋白在液体复苏中的获益 。 此外 , 一项纳入急 性肾脏损伤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 meta 分析 显示 , 与使用晶体液治疗 ( 如生理盐水 ) 相比 , 白蛋
功能 / 生物学特征
维持渗透压
结合及转运内源性和 外源性分子
抑制细胞凋亡
止血
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抗炎
临床应用
一线晶体液或非蛋白胶体液治疗应答不足时 , 二线使用 白蛋白治疗失血性休克 治疗肝移植后的肝腹水及外周水肿
炎症 、 四氯化碳中毒及尿毒症中的解毒和抗氧化 肝脏支持治疗
潜在治疗脓毒症
体外循环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毛细血管渗透期
失代偿肝硬化
力 , 而这些作用在使用合成扩容剂 ( 如右旋糖酐和明 胶 ) 的患者中未观察到 。 因此 , 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中 , 白蛋白可用于预防穿刺或急性细菌感染后的循 环功能障碍以及肝肾综合征 。 使用具有扩容特性的白 蛋白溶液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是目前肝肾综合征导致 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 表 1 ) 4 , 5
低白蛋白血症定义为血清白蛋白 < 35g / L , 但临 床显著低白蛋白血症定义为血清白蛋白水平 < 25g / L 。 无论何种疾病 , 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发病 / 死亡的危
12
险因素及预测因素 。 静脉输注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仍然存在争议 , 不过专家一致认为低白蛋白血症通常 是一种 “ 症状 ”。 总体而言 , 白蛋白的主要用药目的是 纠正血容量不足 。 事实上 , 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紧急 情况 , 纠正液体丢失和恢复血容量 , 在少数情况下 ,
13,14
它用于治疗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的慢性疾病 。 当存在
14
使用非蛋白质胶体的禁忌时 , 也可考虑使用白蛋白 。 然而 , 并非所有证据都一致支持白蛋白用于治疗
白治疗组的死亡率更高 , 但这些结果在之后的随机临
15
床试验中未得到证实 。 尽管缺乏可靠的对比数据 , 但因具有非胶体渗透压特性 , 白蛋白仍用于需要进行 快速液体复苏的患者 , 且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有获 益 。 在全身炎症性反应 ( 如急性肺损伤或呼吸窘迫综 合征 ) 中 , 白蛋白可改善氧合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 利 用正常生理作用的蛋白替代有缺陷的和结合血源毒素 上的白蛋白 , 白蛋白还可以用在肝支持治疗 , 包括针 对肝衰竭以及使用大孔径血液滤过和白蛋白置换 、 透 析解毒 。 这些治疗策略可以为等待肝移植或肝损伤恢 复期的患者提供支持
1
尽管在不同疾病情况下白蛋白具有有益作用 , 但 静脉注射白蛋白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 如循环功 能衰竭或局部过敏反应 、 哮喘 、 低血压 、 恶心 、 呕吐 和水肿等
2
。 然而 , 其非胶体渗透压特性 ( 例如免疫 调节 、 抗氧化和抗炎 ) 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长期治 疗提供了基础 。 一项 RCT ( ANSWER 研究 ) 评估了 白蛋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 , 结果显示 , 白蛋白长期治疗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率 , 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 , 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但是 , 一项在等 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中开展的 MACHT 研究并未发
16
现这些获益 。
因循环中的持续性和潜在的免疫学效应 , 白蛋白 已用做其他治疗性蛋白 ( 如干扰素 、 白介素和抗体 ) 的稳定剂 , 可在靶向药物转运中发挥相关作用 。 例如 , 在癌症治疗中 , 结合白蛋白的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转 移性乳腺癌以及在其他恶性肿瘤开展相关研究 。 此 外 , 糖化白蛋白有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替代生 物标志物的潜在功能
2
结论
人血白蛋白是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 在 调节体内液体分布中起到重要作用 。 临床试验支持 “ 白 蛋白部分的治疗活性也取决于其非胶体渗透压特性 ” 这一假说 。 作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生物制品 , 白蛋白 的多种适应证已得到可靠的证据支持证明 , 且在改善 药物转运中显示出潜在作用 。
References 1 Rozga J et al . Human albumin : Old , new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 Ann Transplant 2013 ; 18:205 – 17 . 2 Rabbani G , Ahn SN . Structure , enzymatic activities , glycation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uman serum albumin : A natural cargo . Int J Biol Macromol 2019 ; 123:979 – 90 . 3 Lee P , Wu X . Review : modifications of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their binding effect . Curr Pharm Des 2015 ; 21:1862 – 5 . 4 Arroyo V , Fernandez J .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albumin use in cirrhosis . Ann Hepatol 2011 ; 10 ( Supp . 1 ): S6 – S14 . 5 Arroyo V , Garcia-Martinez R , Salvatella X . Human serum albumin , systemic inflammation , and cirrhosis . J Hepatol 2014 ; 61:396 – 407 . 6 Scheiner B et al . Acid-base disorders in liver disease . J Hepatol 2017 ; 67:1062 – 73 . 7 Kamada T et al . Albumin prevents erythrocyte cren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 Scand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8 ; 22:155 – 8 . 8 Fisher J et al . Is heparinbinding protein inhibition a mechanism of albumin ’ s efficacy in human septic shock ? Crit Care Med 2018 ; 46 : e364-e374 . 9 Uchimido R et al . The glycocalyx : a nove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sepsis . Crit Care 2019 ; 23:16 . 10 Wheeler DS et al .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albumin in vitro and in vivo . Adv Pharmacol Sci 2011 ; 2011:691928 .
11 Aubin E et al .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therapeutic preparations of human albumin . Vox Sang 2011 ; 101:131 – 7 . 12 Franch-Arcas G . The meaning of hypoalbuminaemia in clinical practice . Clin Nutr 2001 ; 20 : 265 – 9 . 13 Vincent JL et al . Hypoalbuminaemia in acute illness : is there a rationale for intervention ?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and controlled trials . Ann Surg 2003 ; 237 : 319 – 34 .
14 Liumbruno G et al .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and immunoglobulins . Blood Transfus 2009 ; 7:216 – 34 . 15 Amin AA et al . Epidemiology ,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hepatorenal syndrome . Semin Nephrol 2019 ; 39 ; 17 – 30 . 16 Zaccherini G , Bernardi M . The role and indications of albumin in advanced liver disease . Acta Gastroenterol Belg 2019 ; 82:301 – 8 .
6 | 2020 | hospitalpharmacyeurope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