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4卷 5卷本《灵铱》第4卷 | Page 68
如果老皇帝不在,则由太后或者朝中权势最重的人组成的重臣集
团来选择。是为权威认证。
最佳的方案,是趁着皇帝健在,预立太子,确定储君。让储
君在皇帝的卵翼下,逐渐学习如何治理国家,等到老皇帝一死,
就可以平稳地交接。但是,皇宫里的父子关系,比不了山野的村
夫。父子基本上见不到面的,说感情都是理论上的。也就是说,
因为奉行儒家伦理,才有所谓的父慈子孝。
实际上更可能的是父也不慈,子也不孝。如果储君长大成人,
而现任的皇帝依旧不死,父子间就难免生出嫌隙。一个着急接班,
一个还没做够。年轻的嫌老的昏庸 老朽,年老的嫌少的少不更事。
弄的不好,就会起冲突,不是老的换了太子,就是少的提前抢班,
把老的供为太上皇。
所以,尽管大臣们都认为预立太子,是早定国本的百年大计,
但还真的就不一定能保证稳定交班。更何况,即使皇帝没打算换
人,后面还有想抢的。皇帝其他的儿子,冲上来抢班夺权的事也
不鲜见,比如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康熙两立太子,都在诸子争
夺中中道而废,最后留下了雍正继位的千古之谜。
中共建政,实际上延续了传统政治的继承难题。由于种种原
因,中共没有像许多东方国家那样,搞家族传承。于是,传统政
治中的两项继承程序,只剩下了一项,即权威认证。
由现任权威还活着的时候,预先挑选接班人,用逐渐树立接
班人权威的方式,实现权力交接的过渡。显然,我们看到,由于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