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大局论势
时下官民关系势同水火, 双方相互仇视和斥责 。 对抗和辱骂不止是在网络和微博上进行, 官方的媒体主力最
近也终于忍无可忍, 奋起投入到辱骂的对决中 。 人们想理解这些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 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 无论是官还是民, 都在注视着矛盾的走向 。 在中国历史上, 这对矛盾一直主导着王朝的命运, 尽管统治
者试图调和官民冲突, 化解其矛盾, 却从来没有成功过 。
统治阶级自然要不断寻找前人失败的经验教训, 当统治深陷 危机时, 会更加重视总结历史; 但他们好象从未学到历史的真知, 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 他们把眼睛总是盯在某些特定的事件上, 然 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解释历史, 如六国由于对秦妥协而亡, 秦因暴 政而灭, 苏共垮台是因为苏联共产党员没有坚决捍卫领导权, 法 国大革命是由于国王路易十六的改革 。
纷繁复杂的历史被简化为少数人的意志 、 某个错误或正确的 决策 。 这也是传统历史的写作方法, 历史变成了政治事件和战争 的历史, 变成了人物的历史 。
《史记》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以帝王将相等人物传记为中心 的写作体例, 也造就了人们从事件和个人身上“ 究古今之变” 的 历史思维 。 在这一点上, 中西方的历史观表现出了相当的一致性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