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2卷 5卷本《灵铱》第2卷 | Page 130

劳教让其消声, 同时效仿文革“ 梁效” 写作小组组织“ 肖竹” 班 子奉旨报道从事“ 正面引导”, 确实让重庆在表面上做到了只有 薄书记一个声音 。 但控制了舆论不等于就控制了民意, 这是古老的政治常识 。 周厉王的失败人生使他成为典型的昏君被定格在历史上, 成 为后世之鉴 。 控制民意比控制舆论要困难得多; 薄熙来制造“ 幸 福重庆” 使他收获了大量民意, 但“ 五个重庆” 工程所背负的巨 额债务使重庆模式根本无法持续, 更不可能广泛复制, 因为那只 会加速经济崩溃的到来 。
民间称薄为平西王 。 历史上的平西王吴三桂曾镇守云贵, 抗 衡朝廷 。 在当代 70 多年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中, 地方权力脱离中央 统一部署而自选政治动作, 自该政权成立以来, 薄领导下的重庆 当局是第一次 。
尽管他打着捍卫红色政权的旗号使自己的行为具有充分合法 性, 但他在最高权威之外树立个人声威, 并在短期内声名雀起, 对现有权力格局是个很大危险 。 薄熙来的一时成功是政治变化的明显征候 。 核心权力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无所作为, 缺少有才干的政治
家, 是薄作为地方大员得以迅速显赫的原因 。 观察家们把审判薄熙来同 32 年前审判“ 四人帮” 联系起来,
但两次审判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 后者是一次王寇分明的审判, 几乎没人怀疑正方代表正义和
真理, 反方则是邪恶和谬误 。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