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1卷 5卷本《灵铱》第1卷 | Page 129
中日两国近代以来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善于反省和不善于反
省的差别。
日本在参加八国联军 1900 年进攻北京的战争中发现其军马
与欧美军马相比,在体高、身重、奔跑时速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
于是便开始以法律形式改良国内马匹。
在紧随其后的 1904 年日俄战争中,日本马的体质仍然不足以
与俄国战马相比,这刺激日本从 1906 年开始实施更大力度的“马
政 18 年计划”,将国内总马数的 70%用西洋马种进行品种改良,
在此基础上,1924 年又实施第二期改良计划,即对马匹实行混血
改良,成功培育出体格健壮、耐力持久的“东洋大马”,到 1932
年,日本军马的平均体能达到了欧美军马的水平。
日本改良战马只是其积极行动、厉行改革的一个事例,它的
积极进取的改革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
而清帝国在甲午战争失败的耻辱并没有让它反省,更没有促
进它起而改革,相反,它以镇压戊戌变法来表明自己的顽固不化。
它是不愿意承认,还是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政治体制的腐败是
致使自己失败的原因,这已经不重要了。
它坚持自己的制度非常优越,中学为体绝不能变。
具有讽刺意味,也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要等到 1905 年在
中国进行的、以日本胜利告终的日俄战争结束,中国政府才认识
到宪政胜过专制,并计划立宪改革。
在面对西方力量进入的大变局中,中国政府始终像某种体态
庞大的史前动物,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