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卷本《灵铱》第1卷 5卷本《灵铱》第1卷 | Page 103

用,对他们需要进行思想改造。 1922 年,在俄国新政权取得了内战胜利、稳定了国内局势后, 一个由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构成的群体被驱逐出境,他们被 认为是不可能被改造和没有希望转向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这些人中就有哲学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他出身贵族,青 年时期就放弃了贵族社会的偏见和利益,并被共产主义学说所吸 引,参加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后来他转向了唯心主义。 他把自己与共产主义的对立归结为两个原则上的对立,精神 自由原则和个性原则;俄国革命中所暴露出来的消灭自由、否定 个性,与他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格格不入;他永远不能成为某种“正 统思想”的拥护者;在他看来,人的精神不依赖于社会和国家, 不依赖于外在环境。 他在 1918 年组织了“自由的精神文化科学院”,试图继承俄 罗斯文化中的自由因素。他随后在 1920 年、1922 年两次被捕, 他没有像大部分被捕者那样自我毁谤,而是坚持原来的立场。在 被逐出苏联之前他受到警告,如果再在苏联境内出现将被枪决。 当然,在列宁“用非常手段消灭一切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 别尔嘉耶夫还是十分幸运的,他得以免于杀人机器契卡的绞杀已 经是党对他极为仁慈的关怀了。这位俄国哲学家无疑属于反革命 分子之列,任何对共产革命的怀疑、异议都是革命无法容忍的罪 恶。 他所捍卫的自由不是指人民的自由,而仅仅是他纯粹的个体 精神的自由,他对不自由的反抗是纯粹的个人的精神反抗,是对 103